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展新質生產力,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提出了更為迫切的需求?!蓖苿涌萍紕撔潞彤a業創新深度融合,是黨中央基于我國當前經濟發展階段和發展重心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舉措。
作為長江經濟帶“科教—產業—樞紐”功能疊加的核心省份,湖北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不僅是從科教大省向創新強省、制造大省向智造強省跨越的關鍵,更是推動長江經濟帶形成“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良性循環的重要引擎。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指出,“湖北科教人才優勢突出、科技創新能力較強,要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開拓進取。”湖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圍繞國家所需,發揮湖北所長,聚焦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三大主線,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提供強大動力。
一是聚力推動“61020”全鏈條攻關,高質量科技供給能力不斷增強?!?家國家實驗室+44家全國重點實驗室+10家湖北實驗室+8個大科學裝置+525家新型研發機構”為主體的高能級科技力量矩陣基本成型,高能級創新平臺數量和集聚度居全國前列。二是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有效激發深層次創新動力。以差異化政策支持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成長,科技計劃項目企業牽頭或參與比例超過70%。三是加快構建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科技產業融合更加緊密。不斷完善政產學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成果轉化體系,積極探索職務科技成果賦權、創新容錯免責等改革,打造以“用”為導向的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
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進程中,智庫在戰略規劃、決策咨詢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中心圍繞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體制改革等主題開展政策性和前瞻性研究,形成了系列理論文章、研究報告、咨詢建議等研究成果,充分發揮了智庫的政策支持作用。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是一場關乎國家競爭力的雙向奔赴,更是一場惠及億萬人民的發展變革。從實驗室的“星星之火”到產業的“燎原之勢”,從單個企業的“單兵突進”到創新生態的“系統賦能”,湖北這片土地上正涌動著創新創造的澎湃動能。隨著融合的不斷深化,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必將加速,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勁推動力。